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Dr.鍾侑谷@YouTube網址https://www.youtube.com/@Dr.ChungYu-Ku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一般對於尿道下裂的認知就是尿道開口在陰莖腹側,而非在龜頭頂端,由此衍生所知的就是尿道長度不足,需要重(增)建尿道,然而,在遑論是否伴隨陰莖下彎陰莖短小等事之外,尿道開口不在龜頭頂端的影響只有尿道長度不足嗎?重(增)建尿道、補足尿道長度就沒有欠缺了嗎?

不是的,尿道長度不足,連帶著,包覆尿道的海綿體也將欠缺,意即,尿道止步處,尿道周圍的海綿體亦同時止步。

正常來說,括約肌之後的尿道會被海綿體所包覆,如下截面圖,重建的尿道由於是人為所「增建」的,所以術後增建的那段尿道並沒有海綿體可茲包覆。

那又如何?周圍沒有海綿體包覆的尿道會有什麼影響嗎?

陰莖剖面圖.jpg

尿道,乍聽之下只是從膀胱將尿液引流到體外的通管,比較常談到的是括約肌,它可透過神經的傳導括約肌收縮的功用,避免漏尿,對正常人來說,這些就是尿道本該具有的功能,尿完後,把陰莖甩一甩,排空留在龜頭的殘餘尿液,避免如廁後從尿道跑出而沾濕內褲,這就是一切,不會對尿道與排尿有其他太多的發想,因為這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與日常,但,對於需後天借用自體材質(包皮或黏膜或陰囊皮)來(增)尿道的尿道下裂(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370965)患者而言,對尿道排尿卻有截然不同的更深體認。

尿道從膀胱承接尿液後,一路將之輸送至龜頭前端的尿道口,尿道沿途經過前列腺、括約肌,進入陰莖後,周圍就被海綿體包覆著,如下示意圖。尿道周圍海綿體的主要功能並不在於勃起,陰莖勃起是靠陰莖海綿體,來維持硬度與勃起長度,尿道海綿體雖然會在勃起時配合陰莖海綿體一起膨脹,然而尿道周圍的海綿體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

  1. 保護尿道
  2. 對尿道形成壓力,閉合尿道,以減少引起前列腺炎膀胱炎

 在未勃起時,避免外在細菌從尿道口一路暢行入內;在勃起時,與膨脹的陰莖海綿體共同組成環繞壓力,避免陰道細菌藉由性行為的強烈抽動運作逆流而上。尿道有點像嘴巴,沒事閉嘴,有事才張口,所以平常尿道是的,當排尿或射精時才會撐開如水管。

  1. 透過尿道海綿體陰莖海綿體的交通支,讓血液可以經由尿道海綿體回流,這種功能類似陰莖的靜脈,即使在勃起當中,血液仍然是流動的,以便供應養分與氧氣。

順帶一提,為什麼男性朋友尿尿完後要甩一甩陰莖呢?

尿道至龜頭處會形成舟狀窩的型態,就像窪地,如下示意圖,隨著尿液的逐漸流盡,括約肌、尿道海綿體會把尿道閉合,而將尿液的「最後一口氣」一路壓擠至舟狀窩處,由於已經到出口處,封閉效果絕對不如裡面的尿道,所以需借助尊手去幫助尿道把「最後一口氣(尿)」吐(甩)出體外。

泌尿剖面圖.jpg

尿道下裂患者,陰莖勃起時,後天尿道的外圍海綿體來充血,可與充血的陰莖海綿體從外圍共同壓迫尿道而達到關閉狀態,所以性行為時就有造成上升性感染之虞,至於感染機率則依後天尿道的長短而定。我們可以這樣子講,越嚴重的尿道下裂,需要用來製造的尿道越長,尿道周圍欠缺海綿體的區段越多,所造成的上升性感染機率將越高。

尿道不僅是性行為時的射精通道,在一般時間裡乃為尿液通道,透過括約肌的放鬆,尿液從膀胱通到龜頭外側時,在先天尿道因為周圍有海綿體包覆,尿液通過後,即使在尿道海綿體未膨脹的情況下,尿道周圍海綿體仍可維持一定量體,壓迫尿道,讓尿道內的尿液殘留量減至最低,因此小便後只需將龜頭甩一甩,就可把殘餘尿液排空,讓小便之後,尿液不會再從尿道跑出而沾濕內褲。可是後天經由皮層重建的尿道,因尿道周圍缺乏海綿體,所以無此項自閉功能,易蓄積尿液在後天尿道中,於小便後將持續排出而弄濕內褲,這是屬於比較日常活動的困擾。同樣地,細菌也會循此管道入內而較易發生感染。

進一步說明之。

一般來說,後天重(增)建的尿道都會把管徑做大一些,以避免術後的攣縮,因為是後天以手術技巧所重(增)建的尿道,所以不像先天尿道那樣,龜頭前端處有個舟狀窩。另者,重建尿道下裂時,使用的材料是自體的皮,可能是陰莖包皮、口腔的黏膜皮或陰囊皮,甚至是軀幹的皮,故管徑、材質、彈性、摩擦係數也都與先天尿道不一致

在此情況下,當尿液通過天生尿道再流入後天尿道時,由於這2段尿道的性質、管徑不同,不僅會讓尿流發生混亂,形成亂流,尿液流經後天尿道的速度亦將放緩,使水(尿)壓往後天尿道的管壁打去(衝撞),後天尿道承受壓力後就會往外擴張,一段時日下來,導致後天尿道變成較鬆垮的管道,反增加尿液的蓄積,肇使後天尿道如同大型後天舟狀窩,而於排尿後蓄積更多殘餘尿液在後天尿道中,須以手指沿著後天尿道所在的陰莖表面,由近端往遠端(尿道口)施力滑動或滾動,去幫助停留於後天尿道內的尿液排擠出來,避免如廁後,尿液持續跑出而沾濕內褲,甚至外褲,換言之,乃以手指滑(滾)的施力動作去替代尿道海綿體自發性spongy的收壓作用,將殘餘尿液逼出陰莖之外。

泌尿剖面圖-無尿道海綿體.jpg

前面所提均屬功能性困擾,另一項困擾是外表的美觀

後天尿道由於外圍缺少海綿體包覆,外觀上將產生落差,於勃起時會呈現較為顯著的凹陷,尤其是後天尿道與先天尿道交界處的落差會有比較清楚的呈現,當然,這是屬於比較心理層面的困擾。

雖然無法給予尿道後造的海綿體,但卻可以用適當的填充物注射於後天尿道外圍,模擬尿道周圍的海綿體型態,透過所注射的體量形成從外圍往中間壓迫的力量,期以減低文章所提到的困擾。

填充物可使用的材料分有人工植入物自體植入物,人工植入物有玻尿酸(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301179)、矽膠(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270246),不過這些會有移動(migration)問題(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374064),自體植入物則為自體脂肪(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250155)。在使用這些植入物時,務必勿忘:陰莖是會每天勃起,所以植入物的選用手術技巧的採用須能互相搭配,以期經得起這項強烈考驗,否則即使選用自體組織也會帶來極大困擾(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376638)。

勃起示意圖.jpg

筆者傾向於使用自體脂肪的微滴植入,來形塑這項補償性手術,原因如下:

  1. 脂肪是自體材料,無排斥問題(當然,技術要到位)。
  2. 脂肪是活的,只要血管長入、存活後,就會固定在注射位置,不會移動,也因此整個脂肪移植最重要的就是讓注射的脂肪顆粒盡量微滴化,使能接觸到外圍組織盡量大,方能維持脂肪存活率
  3. 注射脂肪時務必要微滴化,尤其是陰莖部位,才能顯得紮實,提升spongy的效果,接近尿道周圍海綿體的模擬,達到所欲形塑的型態(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559446)。

尿道下裂的處理,筆者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保全陰莖的長度,至於尿道則可分次逐項補齊,也就是不需要拚一次手術,就想把尿道做好,反而須盡全力拉長陰莖長度,以免影響陰莖長度的生長(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462267),至於後續補脂,乃將之列為錦上添花的手術,希望陰莖在外觀上不管是勃起或未勃起,盡可能趨近於正常陰莖,同時也希望盡可能在排尿後,盡量能與正常陰莖一樣,甩一甩、收在內褲中,避免有太多尿液留存在後天尿道裡面,弄濕內外褲,造成不便與困擾。

看完以上文章後,有二個觀念要跟各位朋友釐清:阻塞(obstruction)及壓塞(collapse)。

阻塞是屬於解剖上的觀念,通常發生在新舊尿道的交界口及尿道出口,主要是由纖維素增生的疤痕所導致,處理的方法就是切除、重建,或者是以通條來擴張。壓塞是生理學上的觀念,主要是指正常尿道在平常不排尿時,因有海綿體從外往內壓,讓尿道呈現潰縮狀況,直到要排尿或射精時再透過流體(尿液或精液)的衝力,製造出一個管腔,可是後天尿道的周圍就沒有海綿體來壓迫塞住尿道,因此排尿後須透過手指的滾動將多餘尿液往外排,故,於後天尿道的外圍做微滴脂肪移植,就是要模擬尿道海綿體,希望能達到在平常狀況能藉由存活的脂肪來壓迫塞住後天尿道,於排尿射精時,再藉由流體衝力來沖開後天尿,即使後天移植的脂肪沒有辦法達到尿道海綿體相等的功能,但仍希望透過後天的努力彌補先天缺憾。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鍾侑谷 #異體真皮  #陰莖增大 #陰莖斷層 #尿道 #尿道海綿體 #海綿體   #勃起 #尿道下裂 #增粗 #男性泌尿    #陰莖補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的頭像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