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Dr.鍾侑谷@YouTube網址:https://www.youtube.com/@Dr.ChungYu-Ku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所有勃起角度異常,首須排除充水(血)量不足或出水(血)量過多的勃起因素干擾(原因詳見: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5112355),在此前提下,勃起角度異常來自2大肇因,如下圖示。本文要探討的是懸韌帶導致的低勃起角度,而且是後天手術因素造成的低勃起角度。ㄟ…..,懸(玄)… 唄……,是什麼樣的手術會造成術後低勃起角度呢????
個案因陰莖靜脈漏水(血)、硬度不足,而接受其他診所的陰莖靜脈截除術,術後卻獲致兩大困擾:
1.陰莖勃起角度變得很低。
2.覺得血衝不過去,陰莖軟軟的,比術前更糟。
本文將對造成第1點的成因,提出說明,而第2點則留待下篇做探討。
左下圖為其他診所陰莖靜脈截除術前之照片,當把陰莖根部綁住,減少漏水(血)量時(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368145),可勃起角度如下之術前照片,然而,在接受其他診所的陰莖靜脈截除術後,其勃起角度卻反而變得極小,整個陰莖根部幾乎抬不起來,即使注射前列腺素E1,其最高的勃起角度也僅只如下圖之術後照片,是什麼原因導致個案截除陰莖靜脈後,反而形成後天性的低勃起角度狀況呢?
理論上,陰莖靜脈截除術,就是限縮陰莖海綿體的靜脈漏水(血)量,去營造出陰莖進水(血)量大於漏水(血)量的環境,以增強陰莖的勃起力量(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236586),既然如此,為什麼本個案術後卻反而垂吊地這麼離譜,完全是無力上抬的模樣?
從其術後狀態看,靜脈截除不完全的因素或許存在(後來再次矯正手術時,確實發現部分靜脈並未截除完全),但,即使如此,也不會造成陰莖勃起呈現如此垂吊、無力之型態,此乃深層懸韌
帶被截斷才會發生的情況。
讓我們先共同來回顧以下兩篇文章中的摘要內容:
一、「陰莖增長:千萬別忽略勃起角度!」
對勃起產生拉力、使陰莖往上翹的是深淺層懸韌帶,當中,主要功臣為深層懸韌帶,淺層懸韌帶乃是維持及輔佐深層懸韌帶的功能,而陰莖腳最主要作用是使陰莖固定於體內。
一旦把深層懸韌帶截斷,整支陰莖只剩靠陰莖腳附著於恥骨的抓力在支撐陰莖的勃起,將使陰莖的勃起角度低於水平面,甚至勃起時陰莖只能舉到在水平面下45⁰附近,造成術前與術後勃起角度差異甚大,……,陰莖看起來沒啥精神,垂吊垂吊、舉不起來的模樣……。
全文連結網址: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357138。
二、「陰莖增長後的勃起長度」
使內陰莖能獲得向上提拉力的,乃是因為深淺層懸韌帶緊抓住恥丘聯合所致,尤其是深層懸韌帶;因此,倘若把深層懸韌帶也一併截斷的話,則整支陰莖將失去往上的提拉力,而只靠陰莖腳的水平作用力去黏著於身體深處,陰莖將會如下列圖示那般,垂頭喪氣,……。
全文連結網址: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369513。
此時,再回過頭看個案的術後勃起照片,各位應該很有感了吧?!沒錯,本個案於當初接受其他診所陰莖靜脈截除過程中,深層懸韌帶也一併被截斷了,怎麼會這樣呢?
主要來自於手術切口的設計不良所導致(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867033)。切口設計不良,不僅會讓手術效益無法顯現,甚至帶來不好的後果(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361332),所以手術規劃時務須慎重。
實際目視,深層懸韌帶與恥骨聯合,猶如懸吊式單軌捷運的軌道(深層懸韌帶)與高架基座(恥骨聯合),縱向(平行)貼合、抓在一起,使車廂(陰莖)於靜止(未勃起)及行進(勃起)時,穩(固)定陰莖,不會掉下去,同時確保車廂(陰莖)的穩定運行(向上勃起)。
一但軌道與高架基座脫勾(深層懸韌帶被截斷),即使靜止狀態(未勃起)下,列車也會掉下來,更遑論於行進(勃起)過程中。原本抓住陰莖的深層懸韌帶被迫「放手」,主要支撐陰莖往上翹的力量不見了,地基因而塌陷,產生空洞,所以勃起時,可看到陰莖根部的恥丘處有深深的凹陷,不僅勃起時陰莖無力上抬,未勃起時陰莖看起來亦鬆垮、不紮實、懶洋洋地垂著。
其實,這就是陰莖增長手術的相同模式,也是筆者為何一再呼籲,千萬別只為了增長陰莖而犧牲勃起角度,拿勃起角度去換取陰莖的長度,所犧牲的不僅是勃起角度而已(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357138)。
雖然本個案所接受的手術內容為「陰莖靜脈截除術」,但因切口位置選擇的不恰當,使得手術操作過程也將深層懸韌帶給一併截除了,所以術後雖獲得「陰莖增長」的意外「福利(?)」,卻也同時失去勃起無法上抬的既有權利,標準的「有所得、必有所失」。
從本個案可以深切知道,不同模式的陰莖靜脈截除,最後所獲得之成效絕對大不相同。鍾氏陰莖靜脈截除術(Dr. Chung’s venous stripping surgery of penis)截除的為:深背靜脈、海綿體靜脈、動脈旁靜脈,及陰莖海綿體的穿出靜脈。在這7條靜脈中,深背靜脈與海綿體靜脈屬主靜脈系統,4條動脈旁靜脈屬次靜脈系統,倘若將主靜脈系統的靜脈比喻為國道高速公路,則動脈旁靜脈就如同羊腸小徑,走一走,路不見了,再走走,又可看到一條小徑跑出來,雖是一截一截的不相連,但每截之間都會有穿出靜脈接續其間,這就是陰莖靜脈的實際狀況(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368373)。
從以下兩個示意圖可知,這7條靜脈會直接鑽進淺層懸韌帶、深層懸韌帶、恥丘聯合所共同包覆的地盤,而本個案所接受的其他診所靜脈截除切口之一,乃設計在陰莖根部的恥丘部分,為的就是希望能去截除鑽入淺層懸韌帶、深層懸韌帶、恥丘聯合地盤裡面的靜脈,殊不知這樣的切口設計最大的替代風險就是,有截斷深層懸韌帶之虞,如同本個案,犧牲勃起角度,來換取靜脈截除。
實務上,尋找並截除這些靜脈與穿出靜脈,既不容易又非常費力耗時,所以有些人會採取截頭去尾的程序來處理與截除,在陰莖的根部與陰莖遠端各開一個切口,把源頭(陰莖根部)周邊的靜脈截除,讓動脈的血不會在源頭處被靜脈給分走,再把陰莖遠端的周邊靜脈截除,讓走到最後的動脈血液無法馬上回流,鎖住頭尾區域,至於陰莖中段部分則偏重在主靜脈系統,認為反正頭尾的靜脈回流已被阻斷,如此就能延長動脈血液於陰莖的停留時間,然而並非如此,這就是鍾氏陰莖靜脈截除術(Dr. Chung’s venous stripping surgery of penis)勝出之所在,不但能確實抑制陰莖靜脈的出水(血)總量,達到手術效果,亦可排除截斷深層懸韌帶的高風險。
然而,為什麼其他診所的靜脈截除術犧牲了勃起角度以後,陰莖卻沒有一柱擎天的堅硬,反而有血衝不過去、軟軟的感覺呢?比較下圖的術前術後,術後勃起的龜頭失去了膨脹的潤澤感,龜頭溝皮層的撐開度也不如術前,更遑論垂墜的勃起角度,反而術後才像是勃起不全,再提醒各位,這是注射前列腺素E1的勃起狀態。
深層懸韌帶被截除,於勃起時候的狀態最明顯可見,除了提不起來的陰莖外,各位還可發現,術後勃起時,黃色箭頭區域與藍色箭頭區域的勃起膨脹度有非常顯著的不同,膨脹係數低的部分乃是原本應被深層懸韌帶抓住的內陰莖,它應該是在體內,與深層懸韌帶共同負責提昇陰莖勃起角度的重任,現在卻「掉出來了」。人體很奧妙,由於此部分陰莖乃為了「固定」而存在,所以造物者就不會賦予它較高的勃起係數,伸縮度太大將影響其固定能力。
承受深層懸韌帶被截斷的事實,連淺層懸韌帶、深層懸韌帶、恥丘聯合所共同包覆範圍的靜脈都截除了,為什麼得到的卻不是一支「雖然垂墜、但是有勃起硬度」的陰莖呢?截斷深層懸韌帶頂多換來低勃起角度,怎麼會連硬度都連帶犧牲了呢??很多人以為截斷深層懸韌帶的替代犧牲品就是低垂的勃起角度,事實上,並非僅此,留待下篇再做說明。
※「後天性勃起角度異常個案探討(下) ― 矯正篇」之連結網址: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507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