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開宗明義聲明,筆者絕不贊成包皮陰莖相關手術的切口設計陰莖根部的恥丘上,原因已於「手術切口位於陰莖腹側中線的優點—以陰莖增長為例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364035」、「如何讓陰莖增長增粗的切口更美觀?----論陰莖手術切口的選擇,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354960」等2篇文章中做過詳細說明及比較。現代人對於醫療手術的期許,都會追求術後疤痕的美感,不論手術的出發點是為了去除病徵或是為了整形,尤其是後者,整形術後疤痕的外觀一定會列入術前的考量重點之一。

門診時,對於陰莖根部、恥丘部位的手術切口,術後所造成的疤痕疑慮不外有以下反應 — 曾於他院做過手術者:「為何陰毛遮不住我的疤?」「阿兜仔不是都這樣做?」,未做過手術者:「術後陰毛真的可以蓋住疤痕嗎?」「陰莖根部、恥丘部位的疤痕,術後明顯嗎?」。本文內容乃針對這些疑慮提出說明,藉由實例去呈現恥丘毛髮陰莖根部恥丘疤痕的相對狀態。至於從生理結構去理解為何此處的手術切口易使術後疤痕顯著,則請參酌前述2篇文章。

先來2個case study。下列案例A乃於他院接受陰莖增長手術,在此之前從未接受過任何包皮陰莖相關手術,包括割包皮。結果陰莖增長時也順便割了包皮,由於增長手術採用的切口乃位於恥丘接近陰莖根部,所以術後除了包皮環切的不規則切口外,恥丘接近陰莖根部也留下了很不美觀的疤痕,如下圖,且因痕攣縮,反使陰莖變短。A-1與A-2是同一時間點、不同角度的照片,從這2張照片可以看到疤痕周邊恥丘陰毛分布狀態的不同。A-3時期的毛髮已變長,更清楚可以發現,有疤痕與疤痕以外的區域,沒毛有毛、壁壘分明。

A-4的陰毛雖已完全長成,但,陰毛並沒有密集到我們刻版印象地以為可以掩蓋住疤痕的地步。相反地,從A-1~A4毛髮成長過程的記錄照片可以知道,原本都應長有陰毛的恥丘陰莖根部等部位,陰毛是跳過疤痕區域去生長的,致使陰毛形成明顯的斷層;陰毛越短時期的斷層現象較不顯著,斷層狀況反而隨著陰毛的長出而變得明顯。

都已經要順便割包皮了,為什麼不能直接沿用環切的同一切口去施作增長手術ㄋㄟ?是的,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對於陰莖內部結構能完全掌握,即可透過同一切口去完成手術,且這個切口是陰莖原本就有的軸線,如陰莖腹側中線、紅白皮交界,使術後疤痕能獲得掩藏,不讓人一眼看到手術的顯著痕跡。

我的毛髮、我的疤 – 以陰莖增長為例(Scar in mon

或許有人認為,隨著時間流逝,疤痕會越來越模糊,陰毛也長出來了,疤痕就可以被完美遮蓋。下列案例B於他院接受陰莖增長+恥丘V-Y皮瓣手術,這是術後約莫4年的狀態,疤痕已完全定型。對比A-1與B-1,B-1的疤痕面積更廣,亦可清楚看到疤痕上幾乎無毛囊痕跡,同樣地,即使陰毛長出來,疤痕仍清晰可見。因為疤痕底下的纖維母細胞增生已破壞該區域的毛囊。

我的毛髮、我的疤 – 以陰莖增長為例(Scar in mon

Why?怎麼跟我們刻板印象的認為,不一樣呢?此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答覆另一組問題:「為何陰毛遮不住我的疤?」「阿兜仔不是都這樣做?」。

不同種族的人,毛髮密度差異很大。東方人的頭髮密度約120~150根/cm²左右,西方人約350根/cm²,這種差異在恥丘的陰毛上則更明顯,東方人的陰毛密度約15根/cm²左右,西方人約70根/cm²。當頭髮密度低於70根/cm²就會有稀疏的情況,更何況是原本密度就遠低於頭髮的陰毛,怎能冀望它可以遮蓋住恥丘上的疤痕呢?相反地,反而凸顯稀疏陰毛下的疤痕。當我們空拍一整片濃密森林時,只會看到一整片樹林;當森林的密度稍微下降,則原本被森林蓋住的河流走向就依稀可見,密度再往下降,河流旁邊的景象將越易分明。這即是頭髮與陰毛遮蓋疤痕的效果、東西方人陰毛對於恥丘疤痕掩蓋程度等,何以有如此大差異的原因。至於恥丘毛髮的生長方向、疤痕重建另請參閱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370614

西方人因膚色淺,疤痕不顯著,再加上毛髮密度的優勢,「將手術切口設計在陰莖根部、恥丘部位+恥丘皮瓣移轉(V-Y皮瓣、V-Y皮瓣、Z-plasty皮瓣、U型皮瓣…)」的整套陰莖增長手術組合,原本就是比較適合西方人的手術方式,至於東方人的我們,若想達到相同手術目的,可以!但,必須因應人種人先天條件的差異化,去調整手術內容,包括手術切口的位置、如何改以其它方式去取代在恥丘處的皮瓣移轉等(進一步說明詳見  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3778114),以避免這些更惱人的術後問題伴隨著(陰莖增長)手術而來,尤有甚者,有些人於增長手術的切口設計除了恥丘之外,還有陰莖根部正面,共2個切口,2處疤痕,更是令人不解,請另點閱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361332

其他恥丘疤痕的案例探討可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577413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5003953​​​​​​​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疤痕 #陰莖根部 #恥丘部位 #皮瓣 #無毛囊 #頭髮與陰毛 #疤痕重建 #疤痕攣縮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的頭像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