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有些人做完陰莖增長手術後,未勃起的長度反而較術前短,此種情況下,勃起長度也不會有什麼意外的發展,同樣會變短,此乃肇因於採用了不適合東方人的手術方法(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370401)。如同老化的拉皮手術淡膚色種族的老化重點與東方人不同,淡膚色種族的老化重點主要為膚皺摺鬆弛,東方人的老化重點則在於法令紋腮幫肉;另者,淡膚色種族不易形成疤痕,可是東方人容易有疤痕形成。是故,此兩者老化手術的處理重點手術的下刀入口會因不同人種之特性而有所差異,這在陰莖相關手術上面亦更是如此。當在國外學會陰莖增長手術後,未思索不同人種間的差異性,而全盤搬回國內使用時,就會產生因不同人種差異性所造成的術後困擾,此時會相當疑惑,沒有發生在淡膚色種族身上的困擾,為何同樣的手術方式,卻會遭逢這些反應呢??

國內做陰莖增長手術,也是把國外那套原封不動地搬回國內,而造成相當多的問題。一般國內的增長手術內容主要有三部曲:割包皮恥丘皮瓣移轉(倒V-Y皮瓣、V-Y皮瓣、Z皮瓣、或弧狀切口...)放鬆懸韌帶(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3778114)。在恥丘做皮瓣移轉,以為此舉可以將恥丘的皮送給陰莖幹使用、達到讓陰莖變長的效果,殊不知恰好適得其反。東方人的恥丘皮層比西方人厚實,恥丘皮層下移給陰莖幹使用時,只不過是將恥丘的界限往陰莖方向推移,不僅沒有達到增長效果,反而因恥丘界限下移後,占據外陰莖的後端,使陰莖反顯變短,同時,在恥丘上的疤痕也會讓陰毛無法生長,再配上東方人恥丘稀鬆的毛髮,反更凸顯恥丘疤痕(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587850),這就好比乳房增大手術,不去計較東方人與西方人對疤痕反的差異性,將適合西方人的乳房下緣的手術入口,拿來用在東方人身上,術後乳房下緣形成的顯著性疤痕,彷彿在昭告天下,說我做了乳房增大手術一般,已完全抵銷掉乳房增大的效益。

陰莖增長後卻變短 — 外力型隱藏式陰莖(Why shorte陰莖增長後卻變短 — 外力型隱藏式陰莖(Why shorte或許您會疑惑,前面夯不啷噹說了那麼多,就大不了是疤痕顯著而已,可好歹我願意拿多此一舉割包皮顯著的恥丘疤痕等,來換取陰莖增長,但,為何懸韌帶都也放鬆了、恥丘皮瓣也下移了,包皮也割了,卻仍無法如願?怎麼術後不僅只是疤痕顯著而已,竟然連未勃起的長度都還比術前短呢?

答案,就是我們本文所要談的主題 — 外力型隱藏式陰莖

筆者一再呼籲,不能以包皮環切的方式來處理隱藏式陰莖,因為隱藏式陰莖未必包皮過長,再者,隱藏式陰莖的主要肇因為「陰莖根部鬆脫」。對於先天性隱藏式陰莖來說,「陰莖根部鬆脫」是先天形成的;對於肥胖型隱藏式陰莖而言,「陰莖根部鬆脫」乃緣由於陰莖根部的恥丘肥厚脂肪推動所造成的位移結果,是後天因素所導致(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868086)。然而,此兩者是一般常見、也是外力因素所造成的隱藏式陰莖。但是,隱藏式陰莖與陰莖增長手術有什麼關聯呢?

因為,陰莖增長術後造成陰莖變短的原因就是—外力型隱藏式陰莖,外力因素導致的隱藏式陰莖,此處所指的外力因素為:手術

陰莖的皮下主是要由三層肌膜所構成,由外而內分別是Dartos、Colle、Buck,沿著白膜往陰莖根部前進,到達陰莖根部後,轉上向恥丘下腹部走,變成下腹部的肌膜結構,這時候肌膜的名稱就改叫做Camper、 Scarpa、 innominate,只不過在這些肌膜中間會再加入脂肪細胞,而成為人體正式的皮下組織。由於陰莖肌膜內是沒有脂肪細胞,所以胖瘦,不會影響陰莖的直徑,但下腹部的肌膜間存在著脂肪細胞,所以胖瘦會影響到腹圍大小。

陰莖肌膜.jpg

正常來說,陰莖肌膜下腹部(恥丘)肌膜的交界處,會與懸韌帶周邊組織定錨」在一起,如上圖示。所謂隱藏式陰莖的主要病徵 —「陰莖根部鬆脫」,就是:陰莖肌膜與下腹部(恥丘)肌膜的交界處無法與懸韌帶周邊組織「定錨」在一起,彼此間脫勾了。陰莖增長術後變短的原因是,原本應該彼此「掛勾」的陰莖肌膜、下腹部(恥丘)肌膜懸韌帶周邊組織,由於手術操作過程的外力導致組織脫序,致使原本的定錨分離,鬆脫了,而演變為外力型隱藏式陰莖

陰莖增長的手術操作理論,就是將懸韌帶放鬆,將原本隱藏於體內的內陰莖拉出來,使其成為外陰莖之一部分,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理論基礎,但是,除非對於先天性泌尿系統矯正的實務經驗很熟捻,否則將會輕忽了一項與增長手術理論同等重要的實務概念:在放鬆懸韌帶、將內陰莖往外拉的過程中,是否也同時解決手術造成的「陰莖根部脫位」問題?

下列示意圖是陰莖增長的理想狀態,也就是除了將懸韌帶放鬆、拉出內陰莖外,同時也排除有「陰莖根部鬆脫」這項因素、的陰莖增長理想狀態,倘若沒有排除「陰莖根部脫位」這項因素,即使放鬆懸韌帶、拉出內陰莖,也將促使增長手術效益遞減,甚至術後陰莖長度較術前變短的結果。

 陰莖增長.jpg

筆者一向不主張恥丘去施作任何陰莖相關手術,不論是VY皮瓣、倒VY皮瓣、Z皮瓣、陰莖根部弧形或直線切口,理由除了形成外部顯見的疤痕壞毛髮外,更重要的是它會破壞陰莖的三層肌膜(Dartos、Colle、Buck)與下腹部的三層肌膜結構(Camper、 Scarpa、 innominate)之連結,當破壞這個連結、去進入體內放鬆懸韌帶時,同時也意味著,原本「定錨」在一起的「陰莖根部」會受到破壞,而彼此間脫勾,使得陰莖根部脫離原本的定位,形成外力型藏式陰莖

再來複習一次隱藏式陰莖,它並不是陰莖短小,而是由於陰莖根部鬆脫,導致陰莖埋藏在體內,無法顯現出它應有長度,致使陰莖外表看起來短小。一般正常的隱藏式陰莖,都是非外力因素所造成,然而,若陰莖增長手術時若未將陰莖底部的基座重新「定錨」歸位(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867033),將會形成外力型隱藏式陰莖

暫且擱置術後疤痕與毛髮的困擾,從恥丘部位操作陰莖增長手術(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577413),會破壞陰莖與下腹部肌膜連續的完整性,使原本的陰莖根部因手術原因脫離基座,術後在傷口的疤痕增生期階段,由於每日須面臨陰莖勃起之考驗,而在陰莖根部形成斷點與更多的疤痕組織沾,此時,較樂觀的狀況是,術後未勃起長度確實有增加(即使增加效果不明顯),但,由於恥丘的肥厚肌膜覆蓋在拉出的內陰莖上面,勃起時將較難以拉動此部分皮層,遭致強烈的抗拒效應,造成內部纖維母細胞增生加劇,則,鬆脫的陰莖根部會隨機地被動落點錯置的位置上,再反過來牽絆恥丘下移的隆起皮層,使得隆起皮層於勃起時更是穩如泰山,不易牽動。

這時候醫病雙方對術後長度的認知將會不同,一方覺得陰莖長度應該從恥丘被下放(移)的疤痕開始起算,如下圖示的長度①(藍色實線),所以陰莖當然有變長;另一方卻覺得陰莖本來就是會動的地方,能被拉扯、有移動,且能於性行為時進入的地方才算是陰莖,如下圖示的長度②(藍色虛線)。再加上割了包皮後,恥丘下移的皮層較難被帶動,故須借用陰囊皮層給勃起使用,形成陰莖陰囊交界部位的蹼狀皮層產生,不僅視覺上更是影響陰莖外觀的長度表現,且性行為進入時將受到蹼狀皮層的干擾。

陰莖增長-恥丘隆起-1.jpg

很多人以為陰莖增長時的皮層不足,只要從恥丘皮瓣移轉陰莖使用即可(VY皮瓣、倒VY皮瓣、U型皮瓣、Z型皮瓣…等),事實不然,因為兩者(恥丘與陰莖)的皮層性質差異太大,往往術後發現恥丘處的皮瓣鼓鼓一坨,既怪異,又無法於性行為時插入使用,反而像是一堵牆,擋阻性行為的活動,移轉皮瓣做得越大,這坨肉就越凸起,牆大,阻擋越大。原本恥丘抽脂是希望藉由恥丘肥肉的消失以讓陰莖能看起來比較長,卻相對地凸顯這坨皮瓣,且皮瓣移轉所下放的這一大坨肉更遮掩陰莖的末段長度

 陰莖增長恥丘皮瓣下壓.jpg

另一種狀況是,術後未勃起長度反而減少,除了前揭的因素外,在纖維母細胞刺激勃起拉伸過程中,鬆脫的陰莖根部很不幸地(很隨性地)被固定(沾黏)在原本的外陰莖上,也就是新的陰莖基座占據了一部分的外陰莖,這時候陰莖未勃起長度將反而會比術前來的短

陰莖增長-恥丘隆起-2.jpg

當陰莖增長從恥丘部位進入去操作手術時,一定會破壞陰莖肌膜、下腹部肌膜、懸韌帶周邊組織間原本的穩定狀態,此乃手術切口選擇時必然會遇到的徵結點,因為此部位的生理結構就是如此;不僅是兩種肌膜間的自然紋理組織被破壞,同時也會破壞陰莖基座既有的固定點,所以,手術後,不但有疤痕的困擾,還有陰莖根部鬆脫的問題發生。因此,倘若不計較疤痕與毛髮的問題,手術時,除了要放鬆懸韌帶外,還須重建此三者間的陰莖基座,亦即,手術造成的組織脫序問題,務必以手術技巧重建之,而非在復原過程中,任由纖維母細胞增生與勃起運動的拉扯,去隨機地「自然(聽天由命式)」形成一個新的陰莖根部,致影響到陰莖術後的長度表現

陰莖增長,攻克之處是淺層懸韌帶,沒有必要與肌膜組織及其外面的皮層過不去,導致術後形成可見與不可見的疤痕,這也是筆者一再提倡要從陰莖既有軸線(如腹側中線)做增長增粗與其他相關手術,主要目的除了隱藏疤痕外,另一個重要目的是不去破壞與手術無關的肌膜。附帶一提的是,有些人在做陰莖彎曲、增長增粗手術時,要求從環切傷口進入時,仍須照此基本原則下刀,沿著陰莖三層肌膜下的介面去操作手術,即可規避陰莖三層肌膜下腹部三層肌膜連續性的破壞問題。

簡而言之,陰莖的增長或增粗手術,須以不破壞原有組織架構為原則,在解剖空間的許可範圍內,直攻重點部位,如陰莖延長的淺層懸韌帶,之後再重建陰莖與下腹部的三層肌膜之秩序,同時須兼顧與陰莖根部之間的定錨點,這才是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利益的手術方式。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割包皮 #懸韌帶 #皮瓣移轉 #疤痕 #隱藏式陰莖 #勃起的長度 #包皮過長   #手術 #白膜 #肌膜 #皮瓣

#陰莖短小 #陰莖彎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的頭像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