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先天性小孔包莖泛指包皮開口過小,無法褪去包皮露出龜頭,或即使褪去包皮露出龜頭,但包皮卻會形成束環而卡在陰莖。先天性的小孔包莖又分為單純包皮過長隱藏式陰莖等兩種,倘若為後者,由於隱藏式陰莖(不論是先天性或肥胖型)均有包皮與陰莖根部固定不良的狀況,致表皮(包皮)未自恥骨起即緊貼陰莖幹,使得陰莖埋在恥骨下的軟組織,此類患者若僅單純施作包皮環切術未處理包皮與陰莖根部固定不良的問題者,術後陰莖仍會深陷於恥骨旁的組織內而使包皮覆蓋龜頭,或是術後雖可露出部分龜頭,但會有包皮過短致拉扯疼痛而無法勃起完全。更多的說明請參閱「我的龜頭露不出來--小孔包莖v.s.先天性隱藏式陰莖,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220284」。

後天性小孔包莖乃起因於疤痕結痂所致,故稱之為後天性瘢痂型小孔包莖。其成因大多來自兩方面:(一)包皮不明原因地經常性受傷結痂疤痕增生而形成贅皮,使得原本可輕鬆推動的包皮形成束口,部分患者同時罹患有糖尿病;(二)原屬隱藏式陰莖患者,僅接受包皮環切術而未同時處理包皮與陰莖根部固定不良之問題,術後陰莖仍深陷恥骨週遭的軟組織內,使得原本的包皮切口沒有在應有位置癒合,而是被往前推至龜頭前端,致疤痕增生、形成贅皮,而形成瘢痂性束口。

關聯圖.jpg

後天性瘢痂型小孔包莖如下列圖示。圖A-1可清楚看到疤痕增生的贅皮將龜頭包覆,而形成瘢痂性束口。將束口往後推開,束口會如圖A-2卡在陰莖上(黃色虛線圈),倘若情況更惡劣,或時間再久一點,增生情況更嚴重,束口就會卡住而無法動移,則須緊急手術以避免血液無法循環。圖A-3黃色箭頭所指即為圖A-1的疤痕增生之贅皮。此類型患者常見勃起時,由於束口的牽制,影響勃起,使陰莖繫帶也經常地撕裂傷而形成疤痕(圖A-4),此種情形將隨著時間增強束口週遭的整體束縛力道,情況也會更嚴重。碰到這種情況一定要重建繫帶,因為經常性撕裂傷的結痂會造成陰莖繫帶血循不良,而且結痂組織會把龜頭往下拉,使得勃起時,會有龜頭低頭陰莖駝背的挺不直現象。

例圖-1.jpg

後天性瘢痂型小孔包莖的手術處理重點包括:(1)束口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7464595(2)包皮前端之贅皮、(3)繫帶。倘若後天性瘢痂型小孔包莖乃肇因於先天性隱藏式包莖的手術程序處置不全,則另須解決包皮與陰莖根部固定不良之問題,因為這是先天性隱藏式包莖的基本癥結點,只有從根本治療,方能無後顧之憂,以免衍生如「割包皮後,為什麼包皮會跟龜頭沾黏?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post/94985035」中個案之情況,而產生其他困擾。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割包皮 #包皮過長 #包莖 #精割包皮 #包皮環切 #包皮槍 #包皮清潔 #包皮發炎感染 #崁頓包莖 #小孔包莖 #隱藏式陰莖 #包埋式陰莖 #包皮回收 #肌膜摺疊 #勃起係數 #勃起長度 #未勃起長度 #包皮整形 #包皮開口 #包皮過短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的頭像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鍾侑谷醫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