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重建要矯枉扳正,手術時會不會用到很特殊或高端的器械?要使出什麼「武器」才能把我弄好?這是很多人覺得好奇的事。
一般需要重建的案例大多要的是基本功,所以,在施作男性重建外科手術時,並沒有使用很特別的器械,反而是最基本的剪、刀、鑷、鉤及持針器,這些器械甚至比筆者早年在做小兒泌尿外科還要簡單,也無需使用到內視鏡,更加不須使用到達文西機器手臂。當年達文西之所以被發明出來,主要是用來應對骨盆腔深處的手術,尤其是泌尿科系統的前列腺或膀胱的腫塊切除及術後重建,也就是如此,在台灣地區,泌尿科一直是使用達文西手臂最頻繁的科別,因為泌尿科要處理的器官是在骨盆腔深處。
第二名是婦產科,這倒也是應該的,女性的陰道上端及子宮藏在骨盆腔。達文西手臂是腹腔內視鏡的特殊改良,擁有更靈活的關節,對藏在深處的器官且手臂不容易進去縫合的區域,達文西擁有它很特殊的優勢,即使跟一般內視鏡器械相比,達文西仍具有降維打擊的優勢。從下圖的臺灣2004年~2017年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微創手術各科別分布表,即可窺一二;其中GU乃泌尿科、GYN為婦產科,GS是一般及肝膽消化系外科、CRS是大腸直腸外科、ENT是耳鼻喉科、CVS是心臟外科、CS是胸腔外科。
可是,我們的男性重建外科主要施作的區域是在外生殖器,有它的特殊結構及不容許侵犯的區域,如恥丘,及最特殊的生理功能----勃起,因此我們所用的器械並不需要特殊的結構,反而只是一般平常的手術器械,整個手術的成功與否,最主要是靠術前溝通所形成的手術計畫、手術的施行及術後的照顧。因此早年曾有人在醫學會提出使用達文西手臂來做陰莖增長,當然,他所謂的增長絕不是指白膜延長,而只是放鬆淺層或深層懸韌帶,在這樣的部位使用達文西手臂實在覺得是大砲打小鳥。
大砲打小鳥是行政法法諺,主張不要用極端的手段來達成微小的目標,主要是用在公法上的比例原則,來自於德國公法學者Fritz Fleiner在1928年對於比例原則所提出的法諺,逐字翻譯為「警察不能夠用大砲來射打麻雀(Die Polizei soll nicht mit Kanonen auf Spatzen schießen)」。使用那麼昂貴的達文西來做陰莖延長手術,耗費這麼多的人力,只為了放鬆深層或淺層懸韌帶,所使用的手段與所要達成的目標,實在不符合比例原則。手術器械的挑選最重要著眼於適當與否,而非以價格不斐來作優先選擇的排序。
手術器械最基本的五大類為刀、剪、持針器、鑷子、拉鉤。接著,逐項介紹筆者個人的手術得力助手----器械。
刀,是由刀片及刀柄等兩部分所組合而成,小刀片(10、11、12、15號)配3號刀柄,比較大的刀片(20~24號)會配4號刀柄。
在筆者當學徒那個年代,在各科輪訓,每一科別有他們喜歡使用的刀片,那時候腹腔鏡還剛引入台灣,一般成人的刀都是大開大展,如胸腔、腹腔及骨科手術,常常使用4號刀柄配20號刀片,筆者常戲稱20號刀片是大刀,當然,還有比20號刀片更大的刀片,不過在筆者印象中使用機會不大。
比較中型傷口會使用10號刀片配3號刀柄,如疝氣或闌尾炎手術,筆者戲稱這種10號刀片為單刀。有些像是膿瘍(abscess)、血腫(hematoma)、或分泌物累積形成血清腫(seroma),這時並不需要整個東西拿掉,只需要劃開個切口,讓積液或膿液或髒血跑出來,此時會用11號刀片配3號刀柄,筆者稱這種11號刀片為尖刀。
現在泌尿科在對付輸尿管結石有很多種武器,如體外震波(ESWL)、硬式或軟式輸尿管鏡(ureteroscope),或雷射碎石(laser lithotripsy),可是在以前那個時代,大顆一點的石頭如果無法靠輸尿管鏡透過取石簍(stone basket)拿掉,有時候就需要直接開刀進去取出,看到石頭的位置會使用12號刀片配7號刀柄,反向在輸尿管劃開一道小傷口,將石頭擠出,必要時會放置雙J導管,同時再縫合輸尿管,筆者戲稱這種12號刀片為鐮刀。3號與7號刀柄除了長度、寬度不一樣,能搭配使用的刀片都一樣,也就是都可以使用10、11、12、15號刀片。
有時候到整形外科要做一些腫瘤切除或雙眼皮手術,他們會使用15號刀片配3號刀柄來劃開小傷口,筆者稱這15號刀片為小刀。之後筆者在小兒外科接受次專科訓練,用的幾乎都是15號小刀片,因為不管是做胸腔、腹腔、頸部或泌尿道,在小娃娃身上的傷口都不會太大,所以這種刀片就夠了,偶爾碰到一些小血腫、膿瘍,只需要用11號尖刀即可,筆者後來做美容外科手術,仍改變不了這種習慣,不管是拉皮、雙眼皮、眼袋…等,仍然使用15號小刀片,即使現在在男性重建手術體系內著力甚深,其實皮膚傷口也不大,所以仍然維持用15號小刀片的習慣,把陰莖陰囊當作小娃娃般呵護,細緻對待。
刀柄可以重複使用,刀片則是一次性使用,鈍了或開刀結束,就直接拋棄、以醫療廢棄物處理之。有時候一台刀不只使用一片刀片或一種刀片,可是筆者在做男性重建手術時都使用3號刀柄及15號刀片,如何將刀片跟刀柄合在一起而不會脫落,這就牽扯到卡榫結構的原理,而這也是開刀房護士在當刷手前必學的一課。
手術器械常使用卡榫原理,既原始、簡單又可靠,刀片與刀柄的組合也是。刀片內環稱為榫眼,從上圖就可知道,同一種刀柄雖然會搭配多種長相不同的刀片,但這些刀片的內環,也就是榫眼,其實都是同一規格大小,因為這樣才能與刀柄的榫頭相密合。榫眼內由大小兩個榫眼串連而成,大榫眼簡稱為大眼,小榫眼簡稱為小眼,大眼是跟刀柄榫頭的大小一致,目的是為了滑過榫頭、帶領小眼能卡進榫頭的凹槽內,使刀柄與刀片密合鎖住。整個操作流程如下:
手術刀要怎麼拿呢?
拿手術刀的基礎方式有握持式、握筆式、執弓式等3種,這當中最基本的是握持式及握筆式這2種,因為這2種方式跟我們的生活最貼近,即使不會做菜,很少拿菜刀,可是一定會有拿水果刀切水果的經驗,甚至在飯店吃自助餐時用麵包刀來切法國麵包,這種拿刀方式就類似於拿手術刀的握持式,而握筆式就跟我們平常拿筆寫字的類似動作與肌肉運用,所以,握持式與握筆式這2種拿手術刀的方式是最貼近我們的生活經驗,在臨床上會有什麼不同狀況的運用呢?
當傷口比較大,需要整個手臂的大幅度移動,就會採取握持式的這種握法,握持式的移動軸心通常在肩關節或肘關節,以支應大動作的劃開切口,其握法是前3根手指加掌心的4點固定,在一般外科、胸腔外科或骨科,通常會選擇這種握法,將刀把整個握在掌心,這時候會使用的是4號刀柄配上大刀,而不會像圖片當中所示範的,以3號刀柄配上15號小刀。
新進醫師也會先從握持式開始學習,有些醫師熟了以後,他們刀柄的根部不頂在掌心,只用前3指指頭握持刀柄,掌心懸空,這時候就變成了執弓式(3根手指頭固定),你只要想像自己的手在拉小提琴,只不過是把小提琴的琴弓變成刀柄罷了。
筆者還在當外科學徒的時候,有一位老師,他是一般外科出身,後來轉攻胸腔外科,每次在開胸腔時,他就是採取執弓式拿大刀(4號刀柄+20號刀片),在病人胸腔上劃開切口,一氣呵成,當中沒有任何停頓,氣勢磅礡,自帶氣場,幫他拉勾都覺得很過癮,真的是Big Surgeon Big Wound,雖然有人看到這個Big Wound很反感,可是不要忘了,那個年代是沒有胸腔鏡來開這些刀的喔。如果做內視鏡手術只需要一個小切口,就另當別論了。
執弓式是某些資深醫師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運力使力、了然於心,可以用這種很優雅的執弓式將力貫通於一點,讓刀片輕輕滑過身體,組織自然地應聲而開,這種方法資淺者不宜,免得畫虎不成反類犬,免得傷口不直、轉向,或傷口深淺不一。
執弓式雖然看起來優雅,但通常只適用於長而直線的傷口,尤其是在做皮膚的切開,整個動作需搭配以肩關節為軸心,刀刃為軸端,在一個直線大範圍的劃動,就會有筆者前面所描述的優雅感,各位只要想像一下,當一個人在拉小提琴或大提琴時,手持琴弓,弓在弦上很流暢移動的感覺。筆者當學徒時,大人科通常會上兩把刀,一把是皮刀,主要是用於切開皮膚,切開後若還需要使用刀片就會換成另一把刀,不過往往皮膚切開後,就改用電刀的機會就比較多了。後來筆者學習小兒手術的時候,小兒外科就沒有上2把刀的這種習慣了。
執弓式並不適合用於小傷口,一旦要做小傷口的腫塊切除,或像筆者做小兒手術,就會將拿手術刀的方式變換為握筆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平穩、更精準地控制刀刃走向。
握筆式,如其名,刀片握法就像拿筆一樣,3根手指+虎口的4點固定方式,活動的軸心是在手腕關節處,所以是針對比較小型傷口,筆者早年在做小兒外科時,也都使用這種握法,不管是開胸開腹或開泌尿道開頸部,因為baby及小孩子本身的體型就小。這也是筆者現行握刀方式,主要是在做男性外生殖器手術時,傷口範圍有限,使用3號刀柄+15號刀片,再搭配這種相應的握法,就能足夠且精準地操縱手術刀的運行。
反挑式,有些人認為這是第4種持刀方式,但筆者認為這種說法太過牽強,就像持針器有3種基本握法,持針器在夾持針線的時候分有有正針與反針,反針是正針轉動180度,針尖朝後,並未改變持針器的握持方法,因此,反針的持針器並不能被歸類為第4種持針器的握持方法,同理,刀柄的反挑亦然。
在拿手術刀時,反挑式只不過是將其他3種基礎方式(握持式、握筆式、執弓式)的刀刃180度轉向而朝上、其他姿勢不變的反向刀刃握法,主要是用來挑開組織,所以筆者認為反挑式不能算是一種獨立的持刀模式。
下圖組乃分別為握持式的反挑、握筆式的反挑、執弓式的反挑,仍保留握持式、握筆式、執弓式的拿刀方法,將之與前揭拿手術刀的照片做比對,就可以了解到,反挑式就只是把刀刃做了180度的轉向,但並未改變拿手術刀的基礎方式,只是把刀刃改為朝上,通常都是為了挑開組織時所使用。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留言列表